与运算怎么算 计算机0和1表示正确错误
在我们日常生活与科技的交互中,符号的使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尤其对于数据而言,正号与负号的存在为数据赋予了实际的数值意义。像这样的符号化数字,我们通常称其为“真值”。真值便是该数字所代表的实际数值。
那么,在计算机内部,数据又是如何被表达的呢?
在计算机的运算体系中,数据的表示常常使用原码、补码以及反码这几种方式。这些表示法均将数据的正负性质转化为数字化符号。具体而言,在大多数情境下,数字“0”被用来代表正数,而“1”则表示负数。如0与101所展示的那样,这个二进制形式的表达被称为“机器数”。
在进行数据的传输时,有时候难免会出现数据错误的问题。为了预防此类错误,我们需要如何操作呢?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奇偶校验码的技术被广泛应用。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原始的编码上额外添加一个“检验位”。通过这一位的加入,整个编码中“1”的个数要么是奇数,要么是偶数。
具体来看:
在图中,“奇偶校验位”可以填入“1”或“0”,这两种选择便代表了两种校验方式。
- 奇校验码:当校验码(包含校验位及有效信息位)中的“1”的个数为奇数时。
- 偶校验码:同样长度的校验码中的“1”的个数为偶数时。
这里提供一个关于如何得到奇偶校验码的示例:
比如,针对编码1001100和1100111这两个信息码进行奇偶校验:
将最高位设置为校验位,余下的7位是信息位后:
- 对应奇校验码是:
- 1001100变为 0(当需要满足奇数个1)后:0100110(对应编码处已展示)。
- 对应的偶校验码为:对信息进行同样处理,但这次是保证整体编码中“1”的个数为偶数。
这样是否大家能更清楚地理解了呢?
奇偶校验的工作原理:
在实现这一原理时,以abcde这五个数字位来举例子:
若使用奇校验位S来辅助检查,则有:
- 奇校验计算中,S与abcde中其他数字异或运算的结果为1。若结果为1则代表数据未出错或出现了偶数个错误。
- 偶校验同理,但异或运算结果必须为0才能确保数据未出错或仅出现偶数个错误。
关于异或操作的说明:
异或操作是二进制的运算之一,当两个数相同时结果为0,不同时结果为1。例如:1⊕0=1、1⊕1=0等。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可以方便地检测出数据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了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