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绒制品行业现状,羊奶制品行业现状
春季来临之际,全国各地的绒毛企业纷纷投入到繁忙的春收备绒工作中,展现出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标志着新一年度绒毛生产的起步,同时也引发了业界对如何加快现代化绒毛产业体系建设的思考,以推动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绒毛的概念在纺织行业中至关重要,尤其是在2007年出版的《纺织词典》中,绒毛被定义为较细且无髓质或含少量髓质的毛纤维,通常包括绵羊毛、山羊绒、骆驼毛和牦牛毛等。这些不同种类的绒毛中,羊绹产业的发展最为迅速。早在上世纪50年代,中国便开始对山羊资源进行普查和育种改良,成功培育了如鄂尔多斯等一批优秀的羊绒制品企业,现如今,从育种到加工环节均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在近日举行的第三十届全国绒毛会议暨2024年中国(南宫)精品羊绒及动物纤维产业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中国畜产品流通协会会长冯建芳指出,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羊绒产业正迎来强劲的市场需求,初步预计2023年全球羊绒服装市场规模将达到235.20亿元。作为全球最大的羊绒生产和消费国,中国在羊绒及其制品的加工、生产能力和出口量上均名列前茅。
全国范围内,羊绒产业在多地蓬勃发展。以“暖城”鄂尔多斯市为例,该市已成为中国羊绒产业的重要一极,正在全力挖掘传统优势产业的潜力,将羊绒产业列为全市四个世界级产业之一,努力朝着“世界绒都”的目标迈进。陕西榆林市也在积极打造西部羊绒毛产业的创新高地,围绕高质量发展,提出了四个维度的协同推进计划,确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鄂尔多斯市,近期举行的阿尔巴斯山羊绒优质优价奖补表彰大会上,对年度表现优异的示范户进行了表彰,最高可获得20万元的奖补,彰显了优质优价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性。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改良与品牌建设已成为推动高附加值产品的重要手段。鄂尔多斯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高丽忠表示,产品的耐洗性已大幅提升,过去只能干洗的羊绒,现在也可以水洗,从而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需求。
技术创新对于天然纤维的未来至关重要。郑文新表示,科技革命推动了材料科技的发展,新一代纤维材料的崛起,将对传统天然纤维构成冲击。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深入融合,将推动纺织产业的升级。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与绒毛产业相关的企业超过1.6万家,但从品牌建设的角度来看,行业内仍有许多企业处于供应链上游,利润较薄。结合自身特色寻找适合的品牌发展路径已成为业内共识,诸如提升设计水平、推广文创产品和增加品牌文化内涵等,均在实践中见到了成效。
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绒都小镇,羊绒文化主题的步行街吸引了众多游客,成为羊绒行业联合体的示范性工程,通过整合资源推动区域品牌的发展。尽管品牌建设的道路漫长且充满挑战,但随着各方对品牌重要性的认识加深,行业内各方力量正在积极汇聚,相信未来将会出现更多代表中国羊绒的知名品牌。
在绿色智造方面,鄂尔多斯集团的针织二厂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的顺利运转提高了生产效率,员工收入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北京服装学院的王越平教授强调,企业应注重毛绒产品的自动化与智能化,以便在可持续发展方面走在前列。近年来,绿色与可持续发展成为消费者关注的热点,鄂尔多斯集团在2024年再度通过OEKO-TEX生态纺织品认证,已连续24年成功续证,表明其在行业中的领导地位。
华珊指出,企业需关注纤维新材料、人工智能与先进制造的融合,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趋势。羊绒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与供应链的绿色发展已成为新时尚的理念。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羊绨制品逐渐向大众化迈进,消费需求日益扩大,尤其是在时尚领域,羊绨服装市场的不断壮大为中国羊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羊绒产业在现代化进程中面临机遇与挑战并存。通过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和绿色发展等多方面的努力,行业的未来充满希望。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羊绒品牌能够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