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闪店的由来 快闪店起源


随着iPhone 13的正式发售,杭州西湖边的苹果店前人潮涌动,即便在37℃的高温下,消费者抢购“十三香”的热情也丝毫不减。与此对面的华为快闪店以“正面刚”的姿态展示其存在感。

现如今,快闪店(Pop-up Store)已经成为商场、广场和步行街中常见的景象。这些色彩斑斓的临时店铺,与“打卡”、“探店”、“惊喜”等词汇紧密相连,成为社交平台和热搜话题的常客。

快闪店并非新鲜事物,过去是大品牌营销的利器,如今则成为新品牌走入线下的一个窗口。在线上已成为新品牌成长的重要渠道,线下零售日渐式微的背景下,轻量级的快闪店成为了一种自洽的存在方式。

快闪店的价值在于其能吸引消费者注意力,通过一个小窗口引发点击、阅读、收藏、购买等一系列化学反应。就像一个实体的网页弹窗,弹窗的内容和形式都能引起消费者的兴趣和行动。

对于新品牌、商场和电商平台而言,快闪店已经成为了一种合谋。它不仅是一个销售平台,更是一个品牌与消费者深度交流的场域。通过精心设计的装修和陈设风格,快闪店为消费者提供了试用的体验和打卡拍照的机会。

追溯快闪店的起源,它是时尚品牌和设计师品牌的一种零售试验。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快闪店诞生于2003年,用于销售限量马丁靴。随着时间的推移,快闪店在国内萌发并迅速发展,如今已成为一个数千亿规模的赛道。

在商场中庭或广场街边,我们越来越多地能看到行色各异的快闪店铺。从最初的时尚大牌为主,到现在新面孔频繁出现。快闪店的火爆背后,是新品牌们对线下市场的争夺和探索。

例如,Allbirds品牌在进入新城市时,会先从快闪店开始,然后转为开设长期线下店铺。这种模式不仅提升了品牌的知名度,也带来了可观的销售额。再比如网红品牌“茶颜悦色”通过快闪店话题和排队打卡收获了流量。尽管快闪店的存在时间可能只有几天或个把月,但其高坪效和个性化的装修陈设风格使其成为了一种有效的营销方式。

对于新品牌们来说,线下不仅仅是维系流量这么简单。随着线上线下品牌融合度越来越高,线下开店的本质是在创造与用户的连接。快闪店作为一种轻量级的投入方式,为新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深度交流的机会。

在熊猫资本投资总监Harry看来,线下面对的是真实消费者而非数据。有效销售行为的发生不仅依赖于店内员工的服务态度和产品品质,也与品牌形象和宣传方式息息相关。而新品牌的成长窗口期很短暂因此寻找多渠道拓展的可能性至关重要。

线下商圈往往成为新品牌的必争之地。像上海安福路这样的商圈如今吸引了众多新品牌的入驻并了大量的人群流量。而对于线下商场来说引入新品牌也意味着引入新的流量和可能性。

商业地产与快闪品牌之间的合作模式或将成为一种主流。未来租赁结构将更加灵活多变房东可能会对临时租赁收取折扣价并在租户决定过渡到长期租赁时提高价格。同时这种轻量化的操作方式也开始被复用在电商平台上为中小商家降低了进驻门槛实现了双赢。

总之快闪店在新品牌、商场与线上平台之间形成了一套闭环成为了连接线上线下的一种重要方式在创造流量和销售的同时也为新品牌提供了与消费者深度交流的机会。

西单更新场的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选择新品牌时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同时也是彼此共生的选择。留下快闪店的空间更像是一个与新品牌彼此了解和磨合的窗口而快闪店的理想销售额则可能进一步转化为正式店铺的开设。

在这场线上线下相融合的商业大战中无论是新品牌还是传统品牌都在寻找新的可能性而快闪店正是其中一种有效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