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长什么样 电缆结构示意图
互联网的脉络,悄然铺陈在深邃的海底,它们承载着全球99%的跨国数据传输,令瞬时越洋通讯成为可能,并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连接各经济体的国际贸易态势。
受海底电缆关键性的启发以及其广泛铺设的规模,《电信地理》杂志精心制作了这幅复古风格的海底电缆地图,以可视化方式展现连接全球互联网的海底线路。
此地图上详细描绘了299条正在使用、建设中或即将获得资金支持的海底电缆。
与依赖卫星信号传输不同,海底电缆以其极高的可靠性和快速传输能力在通信领域独树一帜。在具备高速和备份路线的保障下,它们几乎不会出现故障。
海底电缆已成为全球经济互联和世界通讯方式的关键组成部分。
比如,你可以对比1912年的全球贸易路线图与现今的海底电缆分布图,从中洞察经济联系的发展与变迁。
尽管经济联系持续不断,但连接方式与意义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回顾1912年的全球贸易线路,再观察2015年的海底电缆图,我们能够一窥欠发达间经济联系的演变。
举例来说,相较于跨大西洋和跨太平洋的路线,南美洲和非洲之间的海底电缆显得较为稀疏。在大西洋南部地区,海底电缆的铺设相对稀少。
虽然连接发展中的海底电缆正在增加,但要实现全面接轨仍任重道远。至于南极洲,由于没有海底电缆的铺设,那里的科学家依赖卫星来访问互联网。
类比历史上的贸易路线与海底电缆布局,我们可以发现诸多值得关注之处。贸易路线的决策受到地理与经济利益的共同影响,而如今的经济激励与过去已有显著不同。
我们也要认识到,虽然互联网备受关注,但实体货物的运输同样重要,如那些巨型集装箱货轮所展示的。
无论过去还是现在,跨越海洋的通讯都需要投资、贸易伙伴以及敢于冒险的精神。过去是水手们冒险,而如今则是科技公司投入重资。
那些积极开拓现代化贸易路线的企业,正大力投资于海底电缆的建设。
亚洲地区的海底电缆尤为引人注目,它们承载着企业与普通消费者的信息交流。
这就是谷歌对跨太平洋电缆项目投资3亿美元、对亚洲电缆项目进行注资的原因,同时也是金融行业投入巨资以消除交易中微秒级延迟的动力所在。
其他投资财团也在持续铺设海底电缆,为消费者提供互联网服务。在国与国之间的信息交流中,这些财团对海底电缆的控制成为竞争优势。
虽然海底电缆已有150年的历史,但它们依然拥有巨大的潜力。
尽管过去150年间铺设海底电缆的技术流程没有发生显著变化——一艘船只横穿大洋,将电缆缓缓铺设到海底。
回溯历史,1866年“大东方”号成功铺设了第一条跨大西洋海底电缆,用于传输电报信号。自1956年起,海底电缆也开始承担电话信号的传输任务。
尽管早期的海底电报线缆相对粗重,考虑到跨越的距离和海底深度,现代的海底电缆已经相当纤细,每条电缆的直径通常仅约7厘米左右。
在较浅的海底区域,电缆通常会被埋入地下以防止被渔船或其他物体触碰。而在深海沟处如日本海沟的最深处,电缆被埋设在水下8000米的地方——这深度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高度。
实际上承担信息传输任务的光纤被包裹在更大的电缆外壳中。海底电缆的结构组成包括:
- 聚乙烯
- 聚酯胶带
- 绞合金属(钢)线
- 铝制防水屏障
- 聚碳酸酯
- 铜或铝管
- 凡士林(保护电缆免受海水侵蚀)
- 光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