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怎么改不了名字 yy名字颜色怎么改
在写作过程中,有时会遭遇词不达意,甚至提笔忘字的窘境。这似乎成为了现代人在网络交流中的一种常见现象。
▲ 社交平台上,流行语和网络热词层出不穷。图/某社交平台截图展示
一篇网络日志中写道:“今天与好友共饮奶茶,真心感叹,这家店的奶茶味美绝伦,冰淇淋更是极品,我地享用,兴奋得跺脚……仿佛是公主般的一天,真希望有一场双向奔赴的恋爱。”这段文字虽简短,却充满了网络“黑话”和emoji。
互联网上,各种网络热词和组合而成的段子屡见不鲜。如“集美”、“歪歪滴艾斯”、“绝绝子鸭”、“暴风吸入”、“跺jiojio”、“在逃公主”、“双向奔赴”等词语,对于不常接触网络用语的网友来说,每一次阅读都像是在解谜。
不可否认的是,每年总有几句流行语在网络空间中盛行。如过去的“我太南/难了”、“蓝瘦香菇”、“洪荒之力”、“扎心了,老铁……”等,而今年则有更多的“互联网黑话”,其中不少是难以理解的字母缩写。
相较于前几年的网络用语,如今的谐音梗和字母缩写让人们在理解上需要额外搜索。这无形中提高了网络交流的门槛,使得回复他人前需要先“解码”,为了快速融入则需先“编码”。
尽管这些流行语简化了表达,但我们的感官表达似乎被这几个流行语所主导。无论是美食还是景色,都可以用这些词来简单形容。
这种“短平快”的形容词虽然方便表达,却也阻碍了语言的丰富表达形式。它使得事物特点模糊,将所有感官体验混为一谈,成为了生动形象的反义词。一旦养成习惯,复杂的表达将变得困难。
谐音梗如“拌匀(搬运)”,“蚌埠住了(绷不住了)”等,虽然在社交中看起来时髦,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实际意义,反而增加了交流的难度。
这类简单的网络流行语就如同文字界的快餐,长期占据我们的表达空间,不仅影响我们的思维,更影响我们的表达能力。这导致很多人在书写时遇到困难,口齿不清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我们应鼓励更多的细节表达,避免过于简单的词汇使用。
并非要求每个人都能像古代文人或现代作家那样写出惊人的作品,但至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意识到流行词的使用可能会使我们的思维变得懒惰,影响我们的具象思维能力。我们应该在表达中多注意细节。
要认识到,这种语言使用的变化并非仅是网友的问题。在当今社会快节奏的生活中,互联网的表达特点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文字使用习惯。
例如在大多数人都习惯互联网碎片化阅读的现在,“剑走偏锋”的表达方式更能吸引读者的注意。这种趋势可能导致我们丧失逻辑表达能力和深度思考能力。“绝绝子”“YYDS”等词的频繁使用就是这种趋势的体现。
我们必须警惕这种语言表达方式带来的负面影响。虽然不能苛责使用这些流行语的人,但从语言学角度看,任何表达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强度滑落”或“词语退化”。这是一个语言发展的自然过程。
例如,“绝了”到“绝绝”,“强”到“太强了”,再到“绝绝子”的出现。而“YYDS”则是由“永远滴神”的拼音缩写演化而来。
作为社会动物,我们需要接受语言发展的客观规律。但我们也应意识到网络用语的局限性并自觉抵制这种影响。多读书,自然会明白网络用语的力度远不及诸如“五体投地”等传统表达方式。
在互联网语境下,我们应具备在合适场合选择合适表达的意识。既能接纳新的语言趋势又能保持对传统表达的尊重。
新京报评论员 丁慧
实习生 耿心玥
校对 吴兴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