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速之客的速是什么意思 不速之客的速是招致


“不速之客”一词颇具常用性,理解它的关键在于对“速”字的把握。在此,“速”字可以理解为“邀请”之意,因此整个成语指的是没有受到邀请的客人,其含义便不言而喻了。

这个解释在常规的字典和网上资源中是普遍被接受的,将“速”字解释为“邀请”,但这种解释却让人感到不可思议。从字面上看,“速”与“邀请”似乎没有直接联系,容易让人产生疑惑。

《说文解字》作为一部重要的字典工具书,对于“速”字的解释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我们需要注意的是,《说文解字》主要分析字体的形状和解释字义,并不涉及字义的演变过程。以《说文解字》为依据,得出“速”字引申为“慢(滞留)”的结论,似乎有些牵强。

让我们转向《汉字源流字典》。该字典对于“速”字的解释更加详细,列出了四个不同的义项。

第一,速作为形容词,表示“迅速、快”;第二,速有使动用法,意为“使快、招致”;第三,速也可解释为“邀请”;第四,与速度相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二项义项。从“快”到“使快”,再到“招致”,其实是一个词类活用的过程。在文言文中,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是常见的,因此将“速”从形容词的“快”引申为动词的“使快”,再进一步引申为“招致”,这样的逻辑是相对合理的。

进一步引申到第三项义项“邀请”,也显得顺理成章。在日常口语中,“叫”就是“招”,“招”就是“叫”,二者同义互见。从“叫……来”引申出“邀请”,在逻辑上是连贯的。

至于第四项义项,则是将形容词名词化引申而来。这样的引申方式在汉字的演化中是常见的。词类活用的现象在文言文中非常普遍,是中文语言特性的一部分。

这里提到了词类活用。苏芮的歌曲《牵手》中就巧妙地运用了词类活用,使得歌词充满了诗意。这种现代人继承并成功运用的词类活用方法,让我们对中文的语言魅力有了更深的理解。

回到“速”字的讨论上。通过对《汉字源流字典》中“速”字的四个义项进行梳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其从本义出发,逐步引申出新字义的思路。“不速之客”中的“速”字解释为“邀请”之意,是有依有据的。

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研究问题需要大胆的假设,但更需要小心的求证。我们在理解成语和汉字时,既要敢于提出假设,也要有依据地进行求证。

欢迎各位读者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