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的意思 《观沧海》解释全文


赏观沧海之壮丽

《观沧海》乃两汉曹操所作。

临碣石而东望,浩渺之海尽收眼底。

水色波光粼粼,山岛高耸入云。

树木繁茂,百花争艳,生机勃勃。

秋风轻拂,带来波涛汹涌之声。

日月之行,似出自其辽阔之中;

星河灿烂,犹如在其内部闪烁。

心生庆幸,歌以表达内心之志。

“临”者,登临之谓也,含有游览之意。碣石者,山名也。曹操于公元207年秋征乌桓后,途径此地,笔触沧海。苍者,通“沧”,为青绿色。渤海之名因此而来。

“萧瑟”之声为秋风中树木之音,“洪波”乃汹涌澎湃之波浪。描绘了秋季海面上的生动景象。

“日月”之光辉,“若出其中”,如诗如画;“星汉”之灿烂,“若出其里”,增添了宇宙的辽阔感。

“幸甚至哉”表达了对眼前景象的极度喜悦。“歌以咏志”则是用诗歌来抒发心中之志。

此诗生动地描绘了海洋的形象,不仅反映了其外在的形态,更赋予了它性格的刻画。句句写景中寓深深的情感与志向,展现了曹操的文学造诣和豪情壮志。

《观沧海》借助眼前的海洋景色,巧妙地融入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其情感奔放而思想含蓄,情景交融、情理结合、寓情于景。因其含蓄而更具启发性,能激发人的想象,耐人寻味。

从诗歌体裁来看,此为古体诗;从表达方式来看,此为四言写景诗。首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观海之地,凸显了诗人的视野与心境。全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观”字统领全篇,展现了曹操的豪放与诗歌的魅力。

前四句写景时动静结合,如“秋风萧瑟”与“水何澹澹”为动景,“树木丛生”与“山岛竦峙”为静景。动静相生,更显海洋的壮阔与生动。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为初观海面的印象,如同绘画的轮廓,勾勒出大海的神奇与壮观。随后诗人再层层深入描绘,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与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THE END

整理者:谢冉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