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橡树的爱情观是什么 《致橡树》全诗
《橡树之歌》
在1979年第4期的《诗刊》杂志上,舒婷的《致橡树》如清泉般流淌,使得这位年轻的女诗人迅速在国人心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诗中,她以独特的笔触描绘了爱情的坚贞与独立。
“我若爱你,不会如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我若爱你,不会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纯的歌曲。”诗人如此表达,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与你并肩而立,共享风雨。
借助这首诗歌,舒婷传达了新时代的女情观。这不仅仅是一首爱情诗,更是女性独立人格的。40年来,这首诗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传唱,成为了他们心中的爱情箴言。
艾青读完《致橡树》,深受触动,竟将其抄录在本子上。舒婷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也颇具传奇色彩。
舒婷生于福建漳州,她的早年生活在外祖母家长大,外祖母给了她最初的文学启蒙。初中毕业后,她下乡插队,开始了诗歌创作。她的诗歌风格清丽,情感细腻,很快在知青中传开了。
回到城市后,虽然工作枯燥,但舒婷的诗情并未被湮没。她的诗最早发表在福州市马尾区文化站主办的刊物上,而后逐渐在福建省内传播开来。
舒婷的散文《都是木棉惹的祸》记述了《致橡树》的创作缘由。当时,她与诗友蔡其矫先生漫步鼓浪屿,畅谈爱情与理想。而在那个夜半时分,她一口气写完了《橡树》,并将草稿交给了蔡其矫老师。后来这首诗被艾青看到,并被建议更名为《致橡树》。
两年后,《致橡树》在《诗刊》公开发表,成为了当时最受欢迎的诗歌之一。它不仅展现了今天男女之间为共同理想、共同事业志同道合去奋斗的新型爱情,也赋予了“坚贞”崭新的意义。
诗中的“我”不是攀附的、依靠的,而是独立自主的。这个“我”反对女性在爱情里的曲意逢迎和绝对奉献,提倡的是爱情中的独立个性和人格。男女双方应如橡树与木棉般相互依存、相互尊重。
《致橡树》不仅是深情的爱情,也是女性独立人格的象征。它的两次入选高中语文教科书,更是让这首诗成为了“”爱情诗。
无论是作为教材样本还是作为爱情文本,《致橡树》都深深影响了数以千万计的青年。他们从中汲取了关于爱情的智慧和勇气。
《致橡树》所塑造的木棉与橡树的形象虽然美好,却也让人感到一丝悲伤。因为现实中,木棉与橡树可能永远无法真正相依相偎。然而这并不影响《致橡树》所传达出的无畏、顽强的反抗精神以及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这就是写《致橡树》的舒婷。虽然她认为还有其他更好的诗作,但《致橡树》已然成为了她的代表作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